当前位置: 首页 > 刑事观察 >
 
仲若辛丨律师行贿法官拿到无罪判决:从律师行贿案看职业伦理的重要性
来源: 公众号辩护人Defenders     作者: 仲若辛     更新时间: 2025-09-20   

近日,网络曝光的一起律师行贿案引起业界关注。深圳一律师采取不正当手段,行贿法官,为一合同诈骗案取得无罪判决结果。而该律师的另一个身份,是当地律师协会“会员违规行为调查委员会委员”。


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,而律师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,本应是公平正义的守护者。这起律师行贿案,却给律师行业的职业伦理蒙上了一层阴影,也引发了社会对律师职业操守的深刻反思。


从其个人从业经历的宣传中,我们能看到她强调自己“与深圳各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、执行局和深圳各检法系统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,在各级检法和公安系统有较为广泛的人脉资源”。这种对“人脉”的宣扬,本身就暗含了对非正当执业路径的暗示。更讽刺的是,她参与的“李某某合同诈骗(无罪)”案,后续竟牵扯出向深圳中院刑二庭原庭长姚辉行贿110万元的犯罪事实。


作为市律协“会员违规行为调查工作委员会”的委员,该律师本应是监督律师行业违规行为的一员,却自身深陷违法犯罪的泥沼,这种角色的倒置极具讽刺性,也暴露出律师行业职业伦理建设存在的严重漏洞。


律师行业的公信力建立在每一位律师恪守法律、坚守伦理的基础之上。该的行为,不仅是个人的违法失德,更会让社会公众对律师群体产生信任危机。当“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”的职业使命,被不正当的“人脉运作”和权钱交易所扭曲,法律的公平正义将无从谈起,律师行业的社会价值也会大打折扣。


尤其是在涉及刑事辩护的领域,律师的职责是确保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,确保司法程序的公正运行。而该律师通过行贿干预司法的行为,完全背离了刑事辩护的职业伦理,破坏了司法公正的底线,这对整个律师行业的形象和公信力造成的损害是深远的。


这一案例警示我们,律师行业必须加强职业伦理建设。一方面,律师事务所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,对律师的执业行为进行严格规范,不能让“人脉资源”成为招揽业务的噱头,更不能纵容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。另一方面,律协等行业组织要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,完善行业惩戒机制,让违规者付出沉重代价,以儆效尤。


同时,律师个人也应时刻铭记职业使命,坚守法律底线和伦理准则。律师的价值在于凭借专业能力和对法律的信仰维护当事人权益、推动司法公正,而非依靠旁门左道的“关系”。只有每一位律师都将职业伦理内化为行为准则,律师行业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和信任,才能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道路上发挥应有的作用。


这个案件是一个深刻的教训,它提醒我们,在法治建设的进程中,律师行业必须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,坚守职业伦理的底线,唯有如此,才能真正成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者和守护者。





公 众 号
微 网 站
上一篇: 仲若辛丨关于程序辩护与庭外辩护的一些思考
下一篇: 仲若辛丨荣誉与责任的天平失衡:三位女法律人的职业伦理警示

首席律师仲若辛

专业领域

周文斌案专题报道

非法证据排除
刑事审判参考
刑事律师权利
刑事名词解释
律师收费标准
平反录
无罪判决书

版权所有 © 2020 南京韶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 苏ICP备16009114号-2  技术支持: 秀网技术    本网站基于 秀网ShowCMS 构建
地址: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泰山路151号新丽华大厦10层  手机:13770526088  邮箱:zhongruoxin@126.com